一種高容量長壽命全固態鋰離子電池材料的改性技術
所屬學院:新金屬材料國家重點實驗室
合作方式:?整體轉讓 ?技術許可 ?作價入股 ?合作開發 ?其它_____
成果簡介:
一種電極材料表面改性技術,可以顯著提高全固態鋰電池的循環性能,具有替代目前三元鋰離子電池材料的潛力。
成熟程度及推廣應用情況:
目前處于何種研發階段:?研發?小試?中試?小批量生產?產業化;樣機:?有?無其他:□如選擇“其他”,請說明:。
推廣應用情況:待推廣。
技術優勢:
采用納米級、原子級表面改性技術,實現界面的優化改性,抑制副反應的發生,從而維持電池的超長循環壽命(100周次,1000小時以上)。
市場分析:
擬技術轉移的重點行業為新能源汽車行業,大規模儲能電網行業。先進的全固態鋰離子電池在新能源汽車企業(如,北汽,比亞迪等)和儲能電站(張北風光電站等)中有重大的發展前景。
經濟效益分析:
全固態鋰離子電池是新一代儲能體系,本研究的界面改性技術可以顯著改善目前全固態鋰離子電池循環壽命短的問題,可以有效促進電動汽車的發展,并為減少尾氣排放具有重要意義。
成果亮點:
1. 具有自主知識產權,研究成果已授權發明專利0項,申請0項。
2. 成果來源:自然基金面上項目。
3. 技術先進性:國際領先。
4. 獲獎情況:無。
團隊簡介:
宋西平教授,長期從事儲氫材料,鋰電池材料等新能源材料的研究。
研究團隊目前有博士研究生4名,碩士研究生6名。
成果相關照片:
聯系方式:
北京科大科技園
010-62333830,62335841,62335665,623336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