無人天車與智能庫管技術
所屬學院:工程技術研究院
合作方式:?整體轉讓 ?技術許可 ?作價入股 ?合作開發 ?其它
成果簡介:
北京科技大學工程技術研究院研發的無人天車與智能庫區系統,是由智能調度排程系統、智能庫管系統、無人天車控制系統、智能識別系統、數據分析優化系統等構成的智能化、信息化、標準化、自動化相融合的綜合系統。系統基于先進傳感和無線通信技術收集天車、運輸鏈、過跨車等設備的位置和狀態等實時信息,并通過軟件接口與工廠管理系統進行數據集成,貫通進料、上料、生產、下線、儲存、發貨等多環節信息流,以此實現生產信息與物流信息的實時交互。借助作業調度和路徑優化算法,系統根據當前任務和設備狀態自動生成最高效、安全的作業方案,并通過多級聯動控制驅動行車的自動吊運。同時,依托主鉤防搖擺控制、多維度協同控制、機器視覺及觸覺檢測等核心技術,無人天車可實現快速精準定位和穩定行駛。主要包括以下關鍵技術:
精準定位與防擺控制技術:車體與吊具傳感器設計與X、Y、Z精準定位與高效協同控制技術;自主開發天車運行擺角自動控制與變速過程優化控制技術。
庫區智能調度技術:依據實際現場工藝要求與生產運行狀態,實現智能化天車作業調度與垛位分配。
行駛路徑規劃技術:根據庫區實際情況,對于天車移動路徑實時優化,提高作業運行效率與安全性。
車輛物料識別技術:基于機器視覺的車輛識別與車載鞍座、物料識別技術,精度適應性好,成本低。
庫區協同控制技術:實現天車與過跨車、輥道、車輛等庫區物流裝備的協同控制;貫通工廠信息流,實現主生產線排產與庫區調度協同優化。
工藝裝備優化設計:進行廠房土建、設備、物流規劃,改造吊具、垛位等設備,開發信息接口管理方法,保障全過程無人運行投入。
成熟程度及推廣應用情況:
具備板帶、棒線無人天車控制與智能庫管成套技術,在精準定位、庫區調度方面不斷研發優化。
推廣應用情況:在實現帶卷智能庫技術成熟的基礎上,合作開發成功國內首套棒線材智能庫,實現在長材領域的重要業績突破。
市場分析:
市場前景廣闊,覆蓋板帶、棒線鋼鐵生產企業,在漣鋼、新天鋼、三明鋼鐵、新鋼、粵裕豐等企業持續拓展應用。
投資估算和經濟效益分析:
項目實施后,將通過減少人工工作強度、提升系統安全、信息安全以及全面提高生產運行效率,為企業帶來可觀經濟效益。
成果亮點:
1. 貫通信息流與物流:將庫區管理系統與主生產流程控制系統、信息系統貫通,提高整體物流節奏,全面提升生產效率。
2. 簡化物流管理:取消手動點庫、盤庫、抄號等傳統流程,實現庫房板坯動態跟蹤及可視化。
3. 降低運營成本:改善工人勞動環境,降低勞動強度,每部車至少節省操作人員 4 人;提升設備穩定性,降低故障率,延長維護周期,減少庫存備件量。
4. 提高天車效率:提高天車工作效率 20~30%,主要影響的因素包括班組交接班時間、班內交接、盤庫時間,提高生產和管理效率。
5. 提升系統安全:對物料信息進行實時監控,實現信息安全保障;通過天車間防撞、防擺控制以及夾鉗底部檢測等功能保護天車設備,提高運行穩定性。
項目團隊:
楊荃,研究員,研究方向:板帶軋機運行行為仿真,板帶內部質量在線測控技術,流程工業數字孿生技術。
王曉晨,研究員,工業過程智能化、無人化測控技術。
邵健,副研究員,基于數據驅動的鋼鐵智能化應用技術。
劉洋,工程師:庫區智能化控制技術。
彭功狀,助理研究員,無人庫區智能調度技術。
徐冬,副研究員,無人庫區視覺識別技術。
徐言東,高級工程師,軋制工藝與裝備設計。
成果相關照片:
圖1 棒材智能庫集控大屏與作業現場
圖2冷卷無人庫現場運行
圖3 物流管理平臺示例畫面
聯系方式:
北京科大科技園
010-62333830,62335841,62335665,62333626